疫情、森林大火、洪水、失業……地獄難度的2020讓人們明白了,活著比啥都重要。而很多人活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買保險。有65%的人表示,愿意加大保險投入;16%的人后悔以前不重視保險,沒買或買得太少;重疾險躍升C位,8成受訪者愿意增加相關配置。
這些數據,來源于《疫情后廣東省保險消費調研報告》,報告由中國平安、南方日報、南方城市智庫、廣東省保險行業協會聯合發布。報告里所揭示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些發現,值得我們關注:
一、突如其來的疫情為全民都上了一課課程主題就是“論保險保障的重要性”
二、疫情過后你猜人們最想報復性買買買的是什么?奶茶、火鍋、快樂水?NO!
三、如果要買保險的話,線上保險商城 or 線下代理人,你pick誰?
四、后浪來勢洶涌,但前浪堅挺依舊,在保險消費這一塊,80后可以說拿捏的死死的。
五、問你三聲,你敢回答嗎——有對象了嗎?結婚了嗎?生孩子了嗎?買保險,你圖它啥?圖大病保障!圖不因病返貧!
六、在疫情影響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遭受挑戰一家老小,優先給誰投保?這是個問題
七、在家里,爸媽到底誰說了算?別的事不清楚,可要說起買保險,總是媽媽張羅的更多,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震蕩,保險業也不例外,但挑戰之中往往蘊藏機遇。疫情沖擊下,保險行業始終在發揮其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幫助人們重振精神,守護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