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2020年保險業經營情況。總體來看,新冠肺炎疫情下,2020年保險業保持穩健增長,實現原保費收入4.53萬億元,同比增長6.12%;賠付支出1.39萬億元,同比增長7.86%;保單件數495.38億件,同比增長6.25%;凈資產同比增長10.95%。
具體來看,財產險原保費收入1.19萬億元,同比增長2.40%;人身險原保費收入3.33萬億元,同比增長7.53%。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車險業務僅實現同比增長0.70%,保證保險業務大幅收縮,同比下降18.36%。
保證保險縮水近兩成
從全年財產險公司保費數據來看,2020年車險原保費收入8245億元,同比增長0.70%,仍占財產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的6成份額。但自2020年9月19日車險綜改正式實施以來,主要上市險企財險保費連續3個月下滑。國泰君安研究員劉欣琦指出,考慮到2020年12月起車險保費已反映綜改的實際影響,預計2021年起負增長幅度將保持平穩或有收窄。
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也表示,本次車險綜改對市場影響雖然大,但可預期性和可控性均強于本世紀初的車險改革試點。借助市場調節和不斷完善的市場行為監管,一年后車險市場就可能實現平穩過渡。
在非車領域,健康險、責任險、農險原保費收入位列前三,分別為1114億元、901億元、815億元,同比增長32.62%、19.65%、21.28%。
數據顯示,2020年保證保險原保費收入689億元,同比下降18.36%。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0年度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行業分析報告》稱,在經濟下行和監管收緊的雙重壓力下,險企必須加強風控水平,建立自己的風控模型,基于業務的風險水平來區別定價,以獲得足夠的風險對價,同時著重進行交叉驗證和多維風險審核,加強貸后催收追償和過程管控。
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業務規模壓縮、結構調整及風控手段進一步豐富,信保業務2021年對財險行業承保利潤的拖累將明顯減輕。
意外險負增長2.47%
2020年,人身險公司保持穩健增長,原保費收入3.16萬億元,同比增長6.91%。資產總額達19.98萬億元,同比增長17.82%。
在人身險公司中,2020年健康險仍舊是增速最快的險種,1-12月,我國人身險公司的商業健康險實現保費收入達7059億元,同比增長13.38%。此外,重疾險也迎來了一次重大變革,新版重疾定義和重疾發生率表公布,保障增加、賠付分級、細節更合理,有利于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推動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
較之于高速增長的健康險,意外險則成為人身險公司業務中2020年唯一出現負增長的險種。2020年1-12月,意外險原保費收入633億元,同比下降2.47%。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教授李文中分析認為,業務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導致經濟活動總量下降,因公因私旅行減少,其中,人身險公司受到的影響更大。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同程網、攜程網、去哪兒網、飛豬和旅游保險網累計保費收入僅為2019年同期的五分之一。
在壽險方面,雖然2020年原保費收入2.39萬億元,同比增長5.4%,但因為疫情,保單件數同比降低15.61%。從復蘇的持續性角度來看,2020年1-4月,長期保障型業務銷售幾乎停滯,低基數下補短板,2021年全年新單復蘇持續性可期。
廣東保費收入全國第一
2020年,全國各地原保費收入4.53萬億元,同比增長6.12%,其中排名前十的地區為廣東、江蘇、山東、河南、浙江、北京、四川、河北、上海、湖北。保費收入增速前五的地區分別為江西、北京、廣西、浙江和甘肅。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數據,2020年廣東省原保費收入4199億元,同比增長2.12%;江蘇省原保費收入4015億元,同比增長7.07%;山東省原保費收入2972億元,同比增長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