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許多年輕人養成了提前透支消費、提前花錢的習慣,所以信用卡成為了年輕人的“必辦卡”。與此同時,信用卡的申請渠道也更加多元化,幾乎所有銀行都會通過各種渠道嵌入信用卡的申請鏈接,例如微信、微博、各綜合服務平臺等,消費者也更傾向于通過線上——“方便、高效”的形式申請卡片。
然而,就是這種消費習慣的變遷,給了不法分子鉆漏洞的機會:他們不斷“升級”詐騙手段,利用與銀行官網相似的偽基站,偽造申請鏈接進行詐騙。消費者若不仔細辨別,很容易落入詐騙陷阱。
本文通過對2021年發生在某銀行某營業網點真實案例的還原,向消費者揭露新型“偽造信用卡”詐騙的手段,提示消費者相關用卡安全知識。
【案情回顧】
偽造卡詐騙被識別
2021年1月11日12時40分,客戶吳先生手持一張“××銀行”信用卡至某銀行某網點,告知銀行工作人員需要存2萬元現金以激活卡片,說著便遞上一張帶有“××銀行”VISA和銀聯標志的芯片信用卡給工作人員。銀行工作人員接過卡片后,發現此卡和普通的銀行信用卡沒有大的差別,但是略有不同:既然為 “雙幣種”信用卡,則不應該有芯片,因為自從2015年后,全國所有銀行不再發行雙幣金融IC卡,并且翻看卡片背面的××銀行客服電話,顯示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為“400820555”,左上角銀行網址顯示為“http://www.800820555”,均與實際的銀行官方客服電話和官方網址不符。
銀行工作人員懷疑此卡片為偽造卡,便立即協助吳先生撥打銀行信用卡客服熱線核實卡片真偽,經客服人員確認,吳先生在本銀行并無信用卡申請記錄和相關資料,且名下并無任何卡片。工作人員還發現該卡片正面無“信用卡”字樣,便斷定該卡片為偽造信用卡。
經過銀行工作人員對吳先生的詳細詢問,吳先生回憶,自己某天刷朋友圈時,點擊了別人發的申請信用卡的鏈接,隔幾天后就收到了信封卡片,收到卡片后,吳先生撥打了卡片后面的“假客服熱線”,“客服”表示需要掃碼存入2萬元人民幣用于激活卡片,吳先生感覺有點不安全,今日來銀行網點就是要咨詢銀行網點工作人員。
對此,工作人員一方面告知吳先生,如需辦理信用卡還是需要通過銀行的官方網站和正規線下營業網點申請,另一方面,工作人員對吳先生進行了金融知識普及,提醒客戶不要隨意點擊不確定的陌生鏈接,更不能隨意轉賬存錢給陌生賬號。
該銀行省分行收到網點的報備后,立即在網點群內將這一詐騙手法轉發全員,提醒所有員工注意;同時,分行將此虛假網站報送至總行,總行對該偽基站地址進行了封堵,最大限度地確保金融消費者的資金安全,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套路解析】
偽造信用卡的詐騙方式
第一步,不法分子將手機木馬偽裝成常見銀行的信用卡申請鏈接,發送至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博、論壇,引誘消費者點擊申請;或是通過偽基站發送短信,引誘消費者點擊短信中的申請鏈接。
第二步,消費者點擊申請鏈接后,該木馬和正規官網完全一樣,誘導消費者填寫個人信息,同時會寄送一張“假卡”給消費者,消費者通過“假卡”上提供的“假客服”信息撥打電話后,不法分子就會要求消費者掃碼轉賬以激活卡片。
第三步,當消費者掃碼轉賬后,不法分子就會卷錢消失,給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
【風險提示】
擦亮雙眼,防止被騙
一是消費者不要隨意點擊不確定的陌生鏈接,辦理信用卡業務應該選擇在銀行網點或官網。
二是不存在所謂的“大額信用卡”。如果有人告訴您可以辦理“大額信用卡”并索要個人信息,或是需預付手續費、中介費等,肯定是騙子。
三是消費者開通網上支付、修改支付限額時,卡內余額不要預留太多,不要掃來路不明的二維碼,特別是支付超過500元的較大金額更要謹慎。
(作者單位:招商銀行西安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