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保險業通過對業務能力、產品供給、大災風險分散等的改進,持續完善農業生產保護體系,推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11月,國內首個《稻谷、小麥、玉米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表(2020版)》正式發布。該風險損失率表以行業2007年以來全量農險業務數據為基礎,形成了31個省(市)338個地市的三大主糧成本保險純風險損失率,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出農業生產風險狀況,填補了行業農險基準純風險損失率的空白,為保險機構產品開發和精算定價提供了技術支持和行業標準。12月,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發布。此外,注冊資本161億元的中國農再獲批籌建成立,對農業大災風險分散具有重要意義。
【點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
2020年,我國促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扎實推進。在技術標準方面,三大主糧成本保險行業基準純風險損失率表及三大主糧成本保險行業示范條款的發布,結束了各家公司在大類農產品保險開發方面粗放散亂的格局,為保險公司開發相應產品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行業標準,農業保險朝科學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制度建設和組織建設方面,中國農再的開業則為我國農業保險未來發展模式的優化奠定了制度和組織基礎:中央財政將逐漸以再保險的形式補貼農業保險,并以此為抓手,主導我國農業保險未來的高質量發展。